千亿AI投入后,百度的估值逻辑发生了变化(4)
发表于2025-11-20 10:25:37

  持续几年的AI军备大赛终于从跑分到了算账阶段。

  继阿里之后,11月18日晚的百度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会上,该公司CFO何海建表示,自2023年3月发布文心一言以来,百度在AI领域的投入已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

  和任何一项在短时间内形成的高强度资本开支一样,超级军备大赛迅速引发了产业质变。几天前的百度世界大会上,百度创始人李彦宏明确表示,AI已经迎来了新的临界点,对社会的改变正从”智能涌现”走向”效果涌现”。

  实际上,在百度内部,“效果涌现”也处于正在进行时。根据财报,百度三季度总营收312亿元,AI业务收入同比增长超50%,其中AI云收入同比增长33%、AI应用收入达26亿元、AI原生营销服务收入同比增长262%达28亿元。

  创造这些业务的底层逻辑其实是一致的,都是AI提供了具有竞争力的用户/客户价值。同样在世界大会上,百度正式发布了全球首个可商用的“自我演化”超级智能体百度伐谋。之所以取"伐谋"这个名字,是因为这个超级智能体能在真实产业场景里寻找“全局最优解”。正如,《孙子兵法》中所说,上兵伐谋。

  值得注意的是,百度之所以能够“上攻”AI,也是因为伐谋,即战略先行。即使到了今天,传统互联网厂商对于AI的态度仍然是有限拥抱,基于路径依赖,大家都是一边推出单纯的AI应用,一边将AI作为传统业务的提效工具。

  但百度显然不同,它决定要“革自己的命”,采取全栈自研,饱和式投入的方式去构建AI能力,并基于这个能力去重构、创新和发展。

  众所周知,对于企业来说,在度过临界点之后,改革带来的边际收益将会持续提升,过去的千亿的AI投入将在此之后持续兑现。

  一个价值远超千亿的故事显然才刚刚开始。

  百度AI驱动业务与技术

  01

  几天前,就在2025 百度世界大会上,百度发布全新一代昆仑芯M100和M300,对于真正浸淫在AI领域的人来说,这个消息是令人震撼的,因为它标志着国产AI芯片在大型基础设施领域实现重要突破,是真正可以掰手腕的核心能力。

  据介绍,昆仑芯M100针对大规模推理场景优化设计,提供极致性价比,将于2026年上市;昆仑芯M300面向超大规模多模态模型的训练和推理需求提供极致性能,将于2027年上市。同步发布的天池256超节点与天池512超节点将于明年正式上市,单个天池512超节点就能完成万亿参数模型训练。

  同时,百度还公布了昆仑芯的未来五年路线图:百度天池千卡级超节点 2028 年上市;昆仑芯 N 系列 2029 年上市;百度百舸百万卡昆仑芯单集群 2030 年点亮。

  有很长一段时间了,家家公司都在谈AI,搞AI,也都在说自研,但真正能够实现全栈自研的凤毛麟角,大家都是走一段自己的路,再借一段别人的路。但百度从确定AI战略第一天起,就以全栈自研为路线,从芯片层,到框架层,再到模型层,最后是应用生态。

  这样做的成本很高,但好处是抗风险能力最强,并且整个AI大底座内部的协同性非常高,也最容易实现能力溢出,即向市场供给超额能力,共同面向未来。

投稿:lukejiwang@163.com
Copyright © 2002-2025 鹿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