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薪酬比女性高28%,哪些行业差距最大?
发表于2020-03-11 10:58:26

  原标题:男性薪酬比女性高28%,哪些行业差距最大?

  “要工作还是要孩子?”这是璐璐第58次问自己。

  最近,璐璐的上司找她,问她愿不愿意调到子公司去做市场部总监。这本是难得的机会,公司正值上升期,帮助公司开疆扩土意味着日后跻身真正管理层的希望更大。

  但她犹豫了。“我已经32岁了,家里人催生娃催得厉害。生了娃,这个强度的工作肯定没办法兼顾家庭。但是我心里也很清楚,一旦错过了这个机会,可能就很难再有机会晋升了。”

  家庭优先还是工作为重?这样的问题困扰着诸多职场女性。

  领英数据显示,女性在照顾孩子和家务方面花费的时间精力分别比男性高出20%和9%。也就是说,生育之后,女性要付出比丈夫更多的时间用于照顾家庭。这在一定程度上让性别成为了职场里难以逾越的一道坎。

  而这只是女性在职场路上要闯的众多难关之一。从进入职场那刻起,女性就选择了难度超高的主线剧情。

  一、女性的职场进阶之路布满荆棘

  如果我们简单地将普通人的职场之路分为简历投递、职场初期和事业晋级三部分,那么这条路对于女性来说称得上是步步维艰。

  首先,在投递简历时,女候选人获得的潜在机会就比男候选人少,而且随着学历水平升高,女性在面试中受到的歧视还会更严重。

  2018年《经济学》刊登的一项调查显示,在除了性别、身高,所有简历内容完全相同的情况下,学历为本科的女性求职者,平均收到面试通知的次数比男性要低39%;当学历水平上升至硕士后,男女平均收到面试通知次数的差距扩大至53%。

  而在进入职场之后,男女间的差距会更明显地体现在收入上。

  在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2020年全球性别差距报告》看来,职场女性的生存环境正在继续恶化,其中重点提到了“全球男女收入差距扩大”“男女收入差距预计257年消除”这两个观点。

  BOSS直聘发布的《2019中国职场性别差异报告》则显示:2018 全年,中国女性平均薪酬为 6497 元/月,男性为8300元/月,男性平均薪酬比女性高出28%。而与2017年相比较,男性的薪酬优势还上升了 8.7 个百分点。

  而且,随着收入水平的上升,男性的薪酬优势就更加明显。在薪酬水平较低的前25%人群中,男性平均薪酬比女性高出14.3%;而在薪酬水平最高的10%人群中,男性的平均薪酬优势扩大至36.4%。

  从具体行业来看,在避开了样本极值的影响后,2018年男女薪酬差异最为严重的依次是银行、证券/期货、医疗健康、工程施工、咨询等行业。

  这些行业男女薪酬差异更严重,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女性更难进入核心高收入岗位。

  以金融业为例,2018年,金融领域核心岗位的女性占比同比普遍下降 3-8 个百分点。此消彼长之下,高收入岗位的男性占比明显增加,这进一步导致薪资加速分化。

  当企业甚至行业认为大多数女性难以胜任核心岗位时,性别便成了Facebook COO 雪莉·桑德伯格口中的Glass Ceiling——虽然看不见但容易一头撞上的玻璃天花板。

  另一项数据也证实了这个天花板的坚实度。《2020年全球性别差距报告》中计算了女性在公司董事会的比例,在中国,这个数字是9.7%,不到美国(21.4%)的一半,而排名第一的法国女性在董事会的占比达到43.4%。

  2011年麦肯锡的一项报告就曾指出职场中不太公平的一点:男性的晋升基于其自身的潜力,而女性的晋升则是基于其已获得的成就。

  李华在一家外贸公司做销售工作,她告诉DT君:“在我们公司达到一定业绩,可以有资格另开分公司做负责人。我来公司3年,100多个负责人里只有10来位女性。如果男女业绩差不多,负责人一定会选男生,除非女生的实际业绩比男生高出很多。像董明珠就是凭借集团六分之一的销售额才获得老板赏识的。”

  所以,让我们简单地复盘一下女性的职场进阶之路:同等条件下,女性在投递简历时平均获得的机会少于男性;进入职场后,女性的平均工资少于男性,且差距正在拉大;职场进阶时,女性进入管理岗位的机会仍然少于男性,职场男女性平均薪酬比例继续失调。

  那么,到底是什么阻碍了女性的职场进阶之路?

  二、家庭、成见:职场女性面前的两座大山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观点:身处职场,男女都渴望成功,但区别在于女性对成功有更多顾虑。

  BOSS直聘的调研数据显示,不管身处哪个学历层次,“强烈渴望获得成功”的男性总是多于女性。尽管随着学历的上升,硕士及以上女性对于自身的自信和对成功的渴望开始超过男性,但同时,她们的顾虑也加深了。

  也就是说,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女性无法同身边条件相似的男性一样对事业奋不顾身。

  通过数据,我们发现女性在职场的顾虑大多来自家庭和社会成见两个方面。

  家庭会让女性的职场之路受阻,是大家的共识。我们在文首提到的璐璐便是个典型的例子。调研显示,有近6成男性和超过7成女性认为,“女性需要花更多的精力照顾家庭”是阻碍女性在职场上获得晋升最主要的原因。

  台湾华视新闻部主管兼制作人崔慈芬就分享过自己的一个经历:在基层的时候,她曾在办公室摆上家人照片,上司看到了,不以为然地摇摇头;可男同事摆了照片,上司却说:不错嘛,是个新好男人嘛。同样是家庭,对于职场上的男性和女性来说,却有着不同的意义。

  相比家庭,来自于社会甚至是雇主的成见,是一道更加难以逾越的大山。

  我们可以理解因为身体构造等原因,男性和女性在特定行业有不同的优势。比如在采掘/冶炼、工程施工、装修装饰等对体力劳动要求更高的行业,女性确实更难胜任,女性从业者占比较小,情有可原。

  但在脑力劳动占社会主导的现代社会,女性在职场上的失位现象仍然没有改善。

  在《2020年全球性别差距报告》中,世界经济论坛定义了前沿领域(未来难以被人工智能取代的工作)的工作范围。在这些行业中,只有人文和内容生产领域女性的员工占比高于男性,而在云计算、工程、数据、人工智能领域,女性从业者的占比都不足30%,在产品开发、营销和市场领域,女性的占比也明显低于男性。

投稿:lukejiwang@163.com
Copyright © 2002-2024 鹿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