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红利消逝 T3出行活在滴滴阴影里
发表于2023-04-26 23:54:22

  原标题:行业红利消逝 T3出行活在滴滴阴影里 

  滴滴归来后,T3出行的扩张势头不减。

  2023年4月7日,T3出行官宣登陆保定,将在保定首批上线近1000辆运营车辆,并将持续加大运力投入。

  不止保定,两个月前,T3出行还对外表示,2023年将在南京、成都、武汉等38个运营城市,投入1亿元补贴,提供超10万个灵活就业岗位。

  2021年7月之后,T3出行凭借巨额融资,大力补贴、极速扩张,一跃成为行业第二。结合上述规划来看,T3出行很大程度上给资本市场描绘出了高远的想象空间。

  不过另一方面,为了尽可能快地拿下市场,T3出行也放松了对司机的监管,并且屡遭处罚。此外,2023年初,滴滴恢复正常运营,这意味着,中国二线网约车企业发展的窗口期已经关闭。凡此种种,其实也预示着T3出行未来将面临巨大挑战。

  一、T3出行的红与黑

  其实经过多年的混战,截至2021年中旬,中国网约车市场已经进入寡头时代。交通部数据显示,2021年7月之前,滴滴网约车订单量的市占率一直维持在90%左右。

  不过2021年7月,随着有关部门对滴滴实施网络安全审查,下架滴滴系App并停止滴滴新用户注册,中国网约车市场再一次千帆竞发。这其中的典型代表,当属T3出行。

  图源:天眼查

  2021年10月26日,T3出行宣布完成A轮融资,总融资规模达77亿元,创2018年后,网约车企业获国内单笔最大融资额度记录。巨额融资,使得T3出行可以通过补贴、宣传等手段,吸引乘客和司机。

  与此同时,为了更高效率地抢占市场,此前坚守“自营车辆+雇佣司机”模式的T3出行还开放带车加盟,司机可以自带车辆入驻平台,初期甚至不抽佣。

  事实证明,伴随着滴滴被“隔离”,手握巨额融资,并且开放司机加盟的T3出行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赢得了市场。

  国泰君安证券披露的《2022年1月出行服务平台数据跟踪》报告显示,2021年7月,T3出行的市占率仅为3.1%,到了2022年1月,这一数字变为了11.6%。半年左右时间,T3出行的市占率提升了8.5 pct。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开放加盟与大手笔补贴,固然可以帮助T3出行短平快地抢占市场,但也影响了T3出行的合规性与服务质量。

  图源:天眼查

  交通运输部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系统统计的数据显示,2023年3月,T3出行的订单合规率为84.3%,环比下降2.1 pct。天眼查数据显示,T3出行存在46条行政处罚,总金额为53万元,处罚单位为各地运输局,处罚理由多为“未取得出租汽车驾驶员证的人员驾驶出租汽车提供营运服务”。

  加盟模式不止会影响平台的合规性,因对司机的管控力度变弱,T3出行也难以保证服务质量。在黑猫投诉以“T3出行”为关键词搜索,可以发现6730条结果,众多投诉指责T3出行的司机乱收费、恶意绕路、不接乘客。

  二、滴滴回归后的新冲击

  尽管2023年以来,T3出行依然在按部就班的扩张,但其不能不感到焦虑,因为滴滴已经开始正常运营。2023年1月16日,滴滴宣布恢复新用户注册,随后,滴滴出行重新上架各大应用商店。

  不可否认的是,突然的“隔离”,确实让滴滴遭遇巨大打击,给二三线网约车企业提供了一定的发展红利。

中金公司研究部披露的研报显示,下架一年时间,滴滴的市场份额从82%下跌至74%。这正是T3出行的市占率在短短半年时间内提升8.5 pct的时代背景。

  主要网约车App用户MAU(图源:中金公司研究部)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滴滴的份额并不是断崖式下跌,而是日趋平缓。中金数据显示,2022年下半年之后,滴滴的单量占比一直稳定在74%左右。2023年1月,恢复用户注册之后,滴滴的单量应声上涨,份额一度提升至76%。

  图源:智研咨询

  与之对比,以T3出行为代表的网约车企业的市场影响力就不尽如人意了。智研咨询数据显示,2022年12月,城市用车行业中,滴滴出行活跃人数领域渗透率为19.27%,位居第一,T3出行的渗透率仅为1.92%,位居第四。

  其实滴滴与T3出行的市场份额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网约车市场“综合艺术”的特征。得益于多年的经营,滴滴积累了独特的算法以及供应链资源,一方面可以高效率地给消费者匹配最省时的汽车,另一方面,也能同步降低司机端的成本。

  主要网约车App司机MAU (图源:中金公司研究部)

  中金研报显示,通过与金融合作的方式,帮助租赁公司购置车辆投入平台运营,滴滴给司机提供的租车均价相比其他平台便宜20%左右。这显然有助于提高司机的粘性,2022年以来,滴滴司机MAU在1000万左右,基本保持稳定。

  三、行业红利消逝,T3出行难成“巨头”

  诚然,重新归来的滴滴的市场影响力大不如前,这意味着,相较于两年前,T3出行依然拥有更大的竞争优势,但不能忽视的是,随着中国移动互联网流量红利触顶,T3出行已经很难再博取增量流量红利。

  QuestMobile统计的《2022中国移动互联网年度大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末,中国移动互联网月活规模为12.03亿元,同比仅增长2.47%。移动互联网大盘流量红利触顶,垂直领域的网约车自然也难以独善其身。

  网经社披露的《2022年度中国移动出行市场数据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网约车市场规模约为3146亿元,同比下跌1.38%;用户规模4.37亿人,同比下跌3.32%。

  图源:网经社

  在此背景下,资本也日趋冷静。2022年,移动出行领域共有20家平台获得融资,总融资规模约27.6亿元,同比下跌83.4%,比滴滴“称王”时的数据还要低。

  或许是因为没能彻底打败滴滴,2021年10月以来,T3出行也没能再引入新的融资,而T3出行CEO崔大勇曾说的“一定会IPO”,如今也没了动静。

  尽管T3出行没有披露相关财务数据,但“堵门”事件,在一定程度上昭示了前者正承受较大的财务压力。

  懂车帝平台披露的信息显示,2022年10月,因T3出行以各种理由扣押司机保证金,将直营司机转为加盟司机并且订单量大幅下降,上百名T3出行司机在T3出行南京总部讨要说法。这或许也意味着,T3出行很难再通过“烧钱”抢占市场。

  总而言之,虽然近两年,孤立地对比此前的业绩,T3出行堪称中国网约车行业的“新星”,但不能忽视的是,这种增长主要建立在T3出行对乘客端的大手笔补贴以及对司机端信马由缰地管控基础之上,无论是从服务质量还是从合规性层面来看,T3出行都不具备 意义上的核心竞争力。

  也正因此,因在算法、供应链、品牌等层面具备先发优势,消失一年半的时间,滴滴的“基本盘”并没有被T3出行过多的蚕食。随着重新开始运营,滴滴无疑将会给T3出行带来巨大的下行压力。

  如果不能尽快融资或是IPO,那么T3出行或许很难与滴滴展开正面竞争。

投稿:lukejiwang@163.com
Copyright © 2002-2022 鹿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