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激荡北京高质量发展澎湃动力
发表于2024-01-22 23:34:56

  1月21日上午,北京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会议中心开幕。市长殷勇作政府工作报告。在回顾2023年工作时,报告指出,北京市巩固提升高精尖产业发展优势,出台通用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等30余项细分产业支持政策,新设4支政府高精尖产业基金,集成电路全产业链发展取得重大进展,一批创新药品、医疗器械获批上市,小米智能手机工厂、理想汽车旗舰工厂提前投产。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在北京,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不断崛起,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又迎来新进展:人类器官生理病理模拟装置、创新细胞技术研发平台等4个科教基础设施、分子影像与医学诊疗探针创新平台项目等6个“十四五”科技设施平台项目获批立项,北大怀密医学中心启动区开工建设。数据显示,2023年怀柔科学城112项重点项目建设有序推进。截至2023年11月,已完成投资140.6亿元,提前超额完成年度投资目标。

  坚持创新驱动,夯实发展之基。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发展面临诸多挑战,我们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从党的十九大确立了到2035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的战略目标,到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无一不体现出对科技创新的重视。习近平总书记更是深刻指出:“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奋进新征程,要瞄准科技创新这一核心刻苦攻关,着力为创造新业绩作贡献。

  深化科技改革,澎湃发展动力。深化科技改革,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现实需要,有助于开辟发展新领域。2020年5月,由 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提出,“全面完善科技创新制度和组织体系,健全符合科研规律的科技管理体制和政策体系”,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进行顶层设计和系统擘画。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深化科技评价改革,加大多元化科技投入,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近年来,我国通过坚持边探索、边总结、边提升的工作方式,有效发挥出创新驱动平台的牵引作用,进一步畅通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推动科技转换,擘画发展蓝图。精心打造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率先建成全球性能领先的区块链基础设施,新增5G基站3万个,获准向公众开放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产品占全国近一半,“京通”“京办”“京智”三个智慧城市应用终端快速升级拓展,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实现160平方公里连片运行,全国 数据基础制度先行区启动建设,数字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42.9%……近年来,北京科技创新成果丰硕、捷报频传,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突破,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迈出新步伐,“科技冬奥”保障北京冬奥会高质量办赛高水平参赛。当下,科技转换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任重道远,要坚持多路径发力,让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引领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活力。通过推动科技转换,让科技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上开创新局面。

  风劲好扬帆,奋进正当时。奋斗新时代,更要进一步弘扬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陈康)

投稿:lukejiwang@163.com
Copyright © 2002-2024 鹿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