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民窟丧心病狂攒钱”小组有46万多人关注,“抠门女性联合会”有32万关注者,“抠门男性联合会”有近13万人关注……这些年轻人以抠会友,直面真实惨淡的生活,在抠门的万象世界里找到了另一种滋味。(中国青年报 8月5日)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的日益富裕,“摆阔”的人似乎越来越多,有人甚至认为越是奢侈浪费,越显示生活富足,自己越有“面子”。与之形成鲜明对比,这群年轻人以“抠”会友,公开炫“抠”技,俨然成了夏日里的一股清流。
“抠”文化悄然兴起,赋予了“抠门儿”全新的“定义”:以往是指“小器”“吝啬”,而当下,它成了不管有钱没钱都不能乱花“冤枉钱”的代名词!“抠”文化让消费观念更趋于理性和科学。人们不再为五花八门的优惠打折而冲动,不再被眼花缭乱的网上直播所诱惑,转而从实用出发,按需选购,在不妨碍他人生活和自己健康的基础上,用智慧追求“性价比”,用“精打细算”诠释美好生活,这何尝不是精明选择,生活智慧?
放下虚荣的面子,抓住生活的里子,是“抠”文化的精髓所在。社会理应多给“抠”文化一些善意。说到底,“抠门联合会”是人们对厉行节约的变相自嘲。作为年轻人,能够让自己摆脱奢靡,回归简单,摆脱贪婪贪心,回归无欲则刚,当然值得称赞!
即便是疫情过后,重振经济的今天,消费和节约依旧不对立。鼓励消费、刺激消费,也都会强调适度消费、理性消费、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才是主流。在“抠”的过程中,人们更加懂得节俭,更加懂得劳动的艰辛,更加懂得任何过分的支出和消费都是不必要的能量消耗。
必须给“抠”文化点个赞,因为,在一粒米、一件衣衫、一个小物件的盘算中,节俭下来的不仅仅是物质,更能培养止欲节欲、恬淡而为、求其至真的精神。愿“抠”文化发扬光大,并锻烧出我们崇尚节俭而又不失发展的“真金白银”!(刘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