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农业现代化,我们要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化、智能化与信息化水平,在农业中积极应用新技术,以科技创新赋能农业未来。从“铁犁牛耕”到机械播种、自动收割,我们告别了千百年来的“看天吃饭”,新技术、新业态的不断涌现,让“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一步步变为现实。正如习总书记所说,农业发展不能拼资源、拼环境、拼消耗,要强化农业科技支撑,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今后,我们要在农业生产、管理中积极应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卫星定位等技术,加速农业机械化转型升级,发展智慧农业,不断提升农业智能化、信息化水平,让“金扁担”成色更足。
当然,农业现代化还意味着跨界、合作,我们要充分利用农村自然资源,引入市场机制,延长产业链,推动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经营新形态。看惯了城市里的车水马龙、高楼林立,受够了熙熙攘攘、琐事缠身,越来越多的人趁着周末、假期逃离城市,前往乡村寻找安放内心、缓解疲惫的“世外桃源”。这也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拓展了无数可能。浙江安吉村就以建设美丽乡村为抓手,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连带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依托竹海等资源优势,引入人才、资本,开办农家乐,兴建民宿,推出漂流项目,做足生态休闲旅游的文章,打造出集生产加工、销售运输、休闲旅游等为一体的经营新业态,演绎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创富故事。
农业现代化虽是产业问题,但究其根本,得靠人的现代化,我们要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吸引高素质人才投身农业,引导农民成为“田秀才”“土专家”,切实提高他们的素养和能力。一方面,要筑巢引才下乡。农业现代化离不开知农、爱农但并非农民的人才的支持,我们要改善农村环境,做好融资贷款、基础设施建设、住房教育等保障工作,吸引大学生、企业家、专家学者、农技人员等下乡创业。另一方面,要将农民数量转化为人力资源存量。毋庸置疑,农村人才的主体应该是亿万农民,“金扁担”需要交到土生土长的农村人手上。我们要注重本土育才,实行常态化培训,让更多农民成为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
打造农业现代化的“金扁担”,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不仅是美好愿望,更是正在实现的未来!(杨林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