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摊经济”让城市发展更有“人情味”
发表于2020-06-04 11:12:16

  “地摊经济”让城市发展更有“人情味”

  近日,为释放“地摊经济”活力,让城市更有烟火气,江西九江瑞昌市城市管理局在城区设置了流动摊贩临时摆放点,并主动联系商贩去摆摊,为市民提供灵活多样化的便民服务。

  这是一则十分“暖心”的新闻,让普通商贩和市民纷纷点赞。曾几何时,“练摊者”和“城管队员”是对尖锐的矛盾,“练摊”是普通群众成本最低、收益最快的创业方式,而因为固定场所,街边、居民区附近成为了天然市场,影响交通秩序,有碍市容市貌,又是城市管理者的一块“心病”,尤其在“创城”过程中,是城市管理执法的“痛点”和“难点”,既不忍心让小商贩失业,又不能放弃城市规范化管理,在“情”和“法”之间往往选择了严肃执法,也就有了“中国城管”这个响亮的名号。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练摊者”本就是低收入人群,从事的经营是小成本、低收益的行业,让其到正规商业场所经营,增加了入行的成本,且原本薄利多销的优势基本丧失,在商业竞争中失去核心竞争力,往往多数淹没在商业大潮中。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提出要大力扶持“地摊经济”,体现出执政的“人情味”,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很多普通群众面临就业压力且无足够资金进行创业,而地摊恰恰是有益的补充,给普通群众拓展了增收渠道,也大幅降低了低收入者消费的门槛,可谓是“双赢”的选择。

  “上下同欲者胜”。在“地摊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兼顾城市管理,一定要找到二者之间的“平衡点”,既让普通居民有增收渠道,也要让城市有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所以,城市管理者可以划拨出规范的地摊市场,引导“练摊者”有序进入,设置统一标识,安装亮丽彩灯,在不影响城市秩序的前提下,产生集聚效应,让“地摊”成为城市夜生活的一道亮丽风景。

  发展“地摊经济”是政府有温度的决策,也是城市管理者在维护市容市貌和照顾民生间最好的平衡,更是中国“人情味”的最直接体现,一定会让更多普通群众受益。张鑫

投稿:lukejiwang@163.com
Copyright © 2002-2024 鹿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