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文旅产业如何破局
自新冠病毒疫情爆发以来,全国人民响应国家号召采取居家隔离的方式。经过几个月艰苦地抗“疫”斗争,我国的疫情状况逐渐好转,风险较低的地区已经开始复工复产,各地旅游景区、博物馆、纪念馆也在逐步开放。随着五一小长假的到来,全国各地群众也开始走出家门,感受春天的气息,文化旅游产业仿佛也嗅到了一丝生机。
近段时间疫情的发生给文旅产业带来很大的冲击。文旅产业作为世界最大的产业,其GDP增加值和就业人口都占到大约全球各自领域10%左右的规模。但是,文旅产业又是人群聚集性产业,极易受到突发事件的强烈冲击,导致严重的后果。这次冠状病毒疫情同样对中国文旅产业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
作为文旅产业的管理部门,应在全面了解旅游景区及相关文化场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各级扶持政策的落实情况以及具体的帮扶需求。要摸清摸实旅游景区真正的痛点和需求并为下一步开展精准的支持打好基础。对旅游景区下一步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要毫不放松抓紧抓实抓细疫情防控工作,做好缓解企业经营压力、培养人才和就业、宣传营销等方面的具体政策,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和要求,制定扎实有效的措施,确保防控工作万无一失。
在扎实推进疫情防控的同时,相关文旅产业经营者也应精准谋划一批适应形势、具有发展潜力的好项目。推出一批适应防疫常态化的新形势、新要求的文化产品。文化产业要练内功、提素质、降损失。通过练内功提升产品质量,调整产品结构,开发出能够满足群众绿色、健康、安全等新需求的新业态产品。
文旅产业自身更要坚定信心,在全国上下的共同努力下,疫情防控这场阻击战的胜利已经为时不远,疫情结束后,全国游客对于文化旅游的消费将呈现爆发式增长。要落实相关推进发展的举措,积极推动文旅产业复工复产,提振行业信心、释放复苏信号,克服眼下的困难。文旅企业要不断积蓄力量,积极练好内功,提升能力水平,改善软硬件设施,把旅游产品再丰富、再提升,为行业复苏打好基础。相信不久,文旅产业的春天就会到来。何 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