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时代同样需要“慢火车”的担当
发表于2020-04-23 10:32:55

  高铁时代同样需要“慢火车”的担当

  随着高速铁路的不断发展,很多绿皮火车最终选择了停运。但穿梭在重庆与遵义间的绿皮慢火车5629/5630次列车,仍然在与时间同行。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运行,到如今已接近半个世纪。即便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慢火车也从未停歇。(4月20日新华网)

  在“八纵八横”高铁网逐步形成之际,“金凤凰”等复兴号动车组列车相继驰骋在祖国广袤的大地上。我们的生活节奏也因此逐渐提速换挡,然而曾经被人们津津乐道的“慢火车”已似乎逐渐淡出大众视野。但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那些处于偏远山区的人们,因山势重峦叠嶂,致使出行极为不便。而“慢火车”自然而然地成为他们与外界交流的主要交通工具。这些火车也因票价低、站站停等独特优势逐渐成为当地人们脱贫致富的好帮手,不知不觉间与当地老百姓产生了一种浓浓的乡情。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出行需要是当今铁路部门执着的追求。山区的群众有需要,铁路部门就展现出应有的担当。从大的方面讲,铁路运输是事关国计民生的“大动脉”,从小的意义上说,“慢火车”让贫困地区的人们在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里感受到了不慢待的贴心服务。可以肯定地说,这些富有民生情怀的“慢火车”,是我们在实现脱贫攻坚道路上不可或缺的扶贫专列,尽管经济发展日新月异,但它一如既往地开行着,力保当地群众不掉队、不落伍,争取早日摘下贫困的帽子。

  但也有人会误以为“慢火车”站站停、票价低,服务标准会有所下降。然而5629/5630次列车给人的感觉却是一成不变的服务,据当地人介绍该列车车厢干净整洁、设施完备、服务周到。不仅如此,在疫情影响下,尽管有时乘客数量极少,甚至空车往返,但为方面老百姓外出就医,这些列车也从未缺席过。要知道,山里的人们收入本身就不高,速度慢、低票价正符合他们的需求,这也是“慢火车”备受青睐的原因之一,它也因此演变为山里人外出求学、就医、销售农副产品的黄金通道。富有乡情的问候以及和蔼可亲的笑容是“慢火车”多年来形成的良好风尚,也正滋润着一代又一代沿途百姓的心田。

  相对于高铁而言,“慢火车”服务的对象大多是山区的农民。尽管山区外边的世界飞速发展,但山里的发展同样不能落下。此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脱贫攻坚,都是建立在全民的基础之上,一个都不能掉队、一个也不允许被掉队。“慢火车”以当地人的需要为前提,不厌其烦地穿梭于大山深处,正是以慢的速度带领当地群众稳步脱贫致富。

  不难发现,“慢火车”的意义不仅在于方便沿途群众的出行,就长远来说,它还让人们通过搭乘这班列车,开拓了视野,学习了知识,掌握了技能,有了更好的未来。尽管它速度慢,但服务从不怠慢,它以为民着想的初心,给予山区群众生活的关怀;以日不错影的担当,给予山区群众奋发有为的信心;以助民脱贫的行动,给予当地群众奔向小康的希望。我们更相信,在“慢火车”相伴的日子里,民生道路必将熠熠生辉。(文/王路路)

投稿:lukejiwang@163.com
Copyright © 2002-2024 鹿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