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工匠精神”根植于我们的民族基因
发表于2020-03-23 11:49:51

  让“工匠精神”根植于我们的民族基因

  “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精神,它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的体现,是从业者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早在《诗经》当中,古人就把对骨器、象牙、玉石的加工,形象生动地描述为“如切入磋,如琢如磨”。古代木匠更是凭借着“工匠精神”和高超技艺,不用一个铆钉就能建造出坚实稳固的房屋。“工匠精神”自古以来就在我们的民族基因中播下了良种。

  越是在疫情期间,越是在困难时刻,我们越是要发扬“工匠精神”。

  受疫情影响,口罩一时之间从“弃儿”变成了“宠儿”,销量暴涨,供不应求。以格力为代表,许多家企业暂时放下了“老本行”,纷纷投入了生产口罩的大军。口罩作为一种医用商品,各项指标有着严格的规定,生产流程要求精细化操作。尤其在这种特殊时刻,口罩是否合格,显得愈发重要。疫情越是严重,口罩需求量越大,我们越是不能够粗制滥造。

  假如质量不合格的口罩流入市场,导致许多人佩戴了假口罩,这给病毒的传播创造了机会。口罩这一防线形同虚设,向病毒大摆“空城计”,难道病毒会像司马懿一样被吓喝退兵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质量合格的口罩需要从选材开始就要牢牢把关,从放上生产线到高压焊接,再到口罩成型,然后再经过各类消毒,整整15道工序环环相扣,每一道工序都要求工人们精益求精,不得有半点马虎。

  近日,国铁集团利用近期铁路客流低位运行的时机,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组织55万铁路职工在全国铁路开展大规模设备集中整修,进一步提升设备质量,为即将到来的“复工复产”大考提前做足准备,用“安全运输”打通经济恢复的“任督二脉”,为恢复经济社会的发展秩序提供运输支撑。

  安全无小事,铁路部门要用“工匠精神”擦亮“安全运输”这块金字招牌。“失之毫厘,差之千里”,任何一毫米的偏差都是安全隐患,任何一颗螺丝钉的松紧都可能引起雪崩式的效应,不能够用“差不多”、“还可以”等字眼代替“准确无误”。在整修中,铁路职工们要保持一定的“洁癖”,要敢于和自己较劲, 能做到“满分”就不能只满足于“合格”,能做到精确就不应该允许有误差,需要将自己的每一项工作都当成艺术品来对待。我们国家的高铁之所以能如此先进、安全,就是因为从设计到建造,再到维修整治,“工匠精神”一直贯穿了整个进程。

  如何让“工匠精神”根植入我们的民族基因,这就要求我们在遇事的态度上首先要端正,要肯学,要肯琢磨,要精益求精,不能够浮躁,不能够投机取巧。“工匠精神”自古以来就在民族基因中播下了良种,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只需要向它提供养分,假以时日,它就能长成参天大树。(黄翔)

投稿:lukejiwang@163.com
Copyright © 2002-2024 鹿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