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伟
近日,上海各大地铁站多了一道特殊的“风景”,地铁站的广告灯箱内投放了上海支援武汉医护人员的事迹和照片.张文宏、钟鸣等人纷纷亮相,上海地铁站俨然成了战疫英雄们的打卡地.不少乘客点赞称,“这是值得宣传的正能量”.(3月20日澎湃新闻)
画面震撼不说,上海的腔调在这些灯箱广告牌中得到了集中显现.其中,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护士长惠蔚的简介中写道,“有国才有家,没有国哪来的家.既然投身护理行业,自踏入呼吸科的那一刻起,我就知道了我将面临的是什么,我将肩负的是什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副院长陈尔真的则是,此去武汉,我们都有“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必胜信心,我们一起去,一起回来.把职责使命扛在肩上,把必胜信念深埋心底,这正是上海的腔调.
不光是这些灯箱广告牌,在上海地铁便民信息栏旁,市文明办还投放了“最美守护者”的照片集.上海第四批援助湖北医疗队领队雷撼、上海第八批援助湖北医疗队护士李依……照片中,这些抗疫英雄们脱下口罩、目视镜头,露出平日面貌.如果说带有勒痕的“最美”存在视觉上的争议,那么此时的他们已经可以恢复往日的真容、自由呼吸,他们所代表的正能量不接受反驳.
对最美逆行者、守护者进行广泛宣传,是向抗疫战士们的致敬,是大势所趋,更是民心所向.“这些医护人员在祖国最需要他们的时候挺身而出,逆行前往武汉,他们是值得称颂的英雄”“疫情当前,这比娱乐明星更值得宣传,应该让更多人记住他们,他们是值得敬佩的人”,这些民意的反馈,就是现实的需要,也是疫情洗礼后的精神归真,是对偶像、英雄的认知复位.
让战疫英雄的照片亮相地铁站,是智慧之举,也是时代之幸.它不仅展现了上海对医护人员的致敬,而且还让市民真切地认识了这些英雄,并从他们的事迹中汲取精神力量,在行为上互动,在情感上共鸣.上海此举又走在了前面,用“广告”的方式在全国广告,既展现了“腔调”又很有腔调.这样有腔调的“广告”最美,值得推而广之.(孟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