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春运大考 铁路认真应答
2020年1月20日,是2020年春运的首日。被称为世界罕见的人口大迁移,人群的集中出行,考验了中国交通网络。在短短的四十天时间里,以亿为单位人流量,注定了今年春运依旧充满挑战,各个交通部门需要做好万全准备来从容应对这份难题。
新科技、新举措让回家之路充满生机。电子客票、人脸识别、刷卡进站,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出行效率,不再因为等待浪费过长时间。而今年,候补购票让抢票软件的集体失灵,也进一步让购票环境越来越公平,这无疑也减少了公众出行的成本。同时,指路机器人减少了人们在车站需要问询的次数,提高了人们的出行效率。
铁路部门精准施策,确保运力最大化。随着全国高铁线路的相继开通,一日一调已经成为常态化。根据人流的去向,量身定制的“调图”,深挖运力来确保旅客出行的顺利。同时,更多地方投入复兴号列车,保证了运输能力的进一步提高。而针对客流高峰,增加夜间“红眼高铁”,更好满足夜间人们的出行需求。“见缝插针”式的提升运力,优化服务举措,进一步确保了人们回家之路能顺畅。
在人们的视线中,是千千万万铁路工作者秣兵历马在迎接春运挑战,确保了回家之路的通畅。在春运来临之际,车站的春运志愿者忙前忙后,为旅客引导入站和帮忙提东西。车站、列车持续深化“厕所革命”,加强车站和列车上的卫生清洁,保证旅客出行的舒适、温馨。在车站里,工作人员来回走动,维持旅客进站秩序。在铁轨上,工务工作者反复检查钢轨,确保列车安全出行。在深夜里,铁路接触网工反复爬上电线杆,确保用电的持续稳定。为了这次大考,铁路工作者摩拳擦掌,确保每一名旅客能够安全舒适的到达家乡。
此外,面对春运大考,铁路部门引导公众错峰出行、反向出行,这进一步缓解了高峰期人们出行所造成的的拥堵现象。让中西部城市的老人到沿海地区和亲人团聚,既能够享受亲情的团聚,又能够利用春节来到沿海城市旅游,让春节休息和旅游可以兼得。
春运是浓浓的乡愁,是回家的喜悦。对于在外漂泊的游子而言,春运回家是一年之中最重要的事情。但是,春运相对于铁路部门而言,这也是一年中最繁忙的时候。能否在这样一次大考中,考出优异理想的成绩,检验了铁路发展的质量和水平。令人欣喜的事情是,每一年春运人数再创新高,人们的出行体验越来越美好。让每一名坐车的旅客都能够顺利到达幸福的终点,我们期待今年的春运,铁路依旧能够交出一份完美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