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日,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工作会议上在北京召开。会议指出,要进一步推动客运信息化、智能化服务的能力建设,在完成高铁电子客票、电子发票推广应用的同时,相应启动普速铁路电子客票试点工作。
虽然高铁大大方便了人们的出行,但“网上订票+排队取票”的模式却似乎成为了不少旅客出行中的“麻烦事”。由此可见,在实现旅客快速出行的过程中,如何提升取票效率,是铁路部门必须认真面对且绕不过的问题。那么,既然因为取票降低了出行效率,在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用更高程度的数字化智能化来优化乘车模式,甚至省略这一过程,是不少消费者的需求与期待。而这一切,也成为近年来铁路电子客票推广范围不断扩大,适用场景进一步丰富的直接动力来源。
扫码支付、共享单车、无人驾驶、5G通信......纵观这些年数字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许多人可能会发现,整个中国社会的接受程度,是相对较高而且较为迅速的。实际上,在近些年科技的高速发展和应用中,中国万物“数字化”的时代其实早已经来临,数字技术也成为了继劳动力、资金成本、土地资源和经验技术外的“新生产要素”,而中国的数字经济在经历几十年的发展后取得了很大突破,正逐步迈向世界先进行列,这也为“数字生活”奠定了基础。
特别是面对即将到来的春运,电子客票作为“智慧客运”服务的一部分,不仅能大幅提高旅客进出车站时核验车票通行速度,降低车站工作人员因长时间检票而出现的疲劳问题,更能有效缓解车站客流高峰时的拥堵问题,提升旅客出行过程中乐趣与收获感。
在当前智能科技全面深入人们生活的背景下,为进一步提升民众对美好出行生活的体验感,不仅需要科技互联网公司不断创新的技术支持,更需要诸如铁路、公路、民航等交通运输部门能迅速将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服务的强大融合能力和超前的服务意识,将呼声和响应及时对接,让需求与供给并肩同步,才能真正实现民众出行生活的科技化、智慧化、高效化。
从满足人们春运出行的最基本需求到追求旅途中服务质量的尽善尽美;从高铁电子客票覆盖到启动普速铁路电子客票试点工作;从12306网站常旅客会员到创新会员建设管理机制,拓展服务功能,“智慧客运”已然从概念变为现实。将互联网服务与铁路运输再度进行“捆绑”,不仅能大幅提升春运中旅客的出行效率,也进一步展现了铁路务实的服务理念和不俗的创新服务能力。正如著名互联网企业家马化腾说的那样:“中国高铁的‘铁粉’正在迅速增长,如果运营好这些‘铁粉’,铁路未来很可能成为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公司之一。”
电子客票的出现和推广是铁路利用“互联网+”在市场化改革过程中,一项迎合市场需求和民众消费服务的精准化“投放”,让出行者能够在细节中感受到便利,在这种良性的发展趋势下,也为我们对未来的科技生活带来了更大的想象空间。(张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