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郑知寒
国家发改委于12月18日发布《关于全力做好2020年春运工作的意见》。2020年春运将从1月10日开始,2月18日结束,共计40天。为做好2020年春运各项工作,保障人民群众安全便捷满意出行,国家发改委做出重要指示。(12.18 凤凰网财经)
笔者仔细研读了该份指导意见,首先简要描述该指导意见的六个大点:1.着力加强春运工作的组织领导2.切实加强运力保障、运输衔接和应急保畅3.把安全生产作为重中之重4.打造“春运服务”品牌5.提升春运基础能力水平6.营造温馨春运氛围
这份意见书从春运的整体大环境到参加春运的人群个体均作出了深刻指示,系统全面科学。每年的春运人数庞大,可用杂乱二字来形容。如何让春运更安全更有序更高效是各相关部门始终重点思考的问题。
春运每年如此,那么这份意见书特别之处在于哪里呢?在于它的人文关怀。该意见书第四条:打造“春运服务”品牌中着重要求:加强对重点群体的针对性服务。各级工会组织要深入务工人员集中的园区、企业等,积极与用工单位协商息工开工时间,协调对接购票、包车包机等服务,引导安全出行、错峰返乡。主要枢纽场站要设立爱心通道、母婴哺乳区、老幼病残孕旅客候乘区和医疗服务点,为困难旅客提供关爱帮扶。铁路部门要采用设定专窗、预订团体票等措施,为务工人员、学生和边远地区旅客提供购票服务。鼓励高校集中的城市利用公共交通和社会力量,为学生提供校站间的免费接驳。
不过对于该份意见书,《澎湃新闻》社论栏目提出相关部门反复强调的“网购公平”属于现在新时代的新课题。“抢票”方式越是多元,弱势群体的权益越是应该得到保证。笔者对于该意见有深刻感受,并且认为意见书中应该对这个问题作出更明确的指示。
虽然咱们很多自家老人如果要单独乘车出行,一般都会有子女代替其购买车票。但仍然不排除社会有网络购票弱势群体,他们的出行如何被保障也应该是各部门重点考虑的问题。《澎湃新闻》对此提出专门预留部分窗口票,以照顾“网购弱势群体”是必要措施。
而笔者认为,问题同时还应该在根源处下手。各村委会、居委会应该派出专人对管辖区域内的时代弱势群体作出统计,在适当的时候给予他们帮助,春运出行就应该被包含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