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用“智慧化”建设实现人们美好愿景
发表于2019-04-09 16:50:14

  记者近日从中国铁路总公司获悉,由云技术、大数据、物联网、移动技术、人工智能等技术在蒙华铁路搭建的国内首个智能工地、使全线正在进行的通信电气建设,实现了项目管理从数字化到智慧化的迭代。(4月8 日 环球网)

  “如果说京沪高铁是世界高速铁路的璀璨明珠,那么蒙华铁路就是我国重载铁路的巅峰之作。”在文章展开之前,笔者必须对蒙华铁路进行科普,它的正式名称为“蒙西至华中地区铁路煤运通道”,是中国继大秦铁路、朔黄铁路和山西中南部铁路以后建设的又一煤运铁路超级工程。它连接蒙陕甘宁“金三角”能源区与湘鄂赣等华中地区,是国家新战略——“北煤南运”的运输通道。当它的项目管理从数字化到智慧化迭代及项目高效建成,意味着我们国家能源调配在日趋合理化、科技在逐步完善化,人们的美好愿景也正在实现。

  该项目实现智慧化,看似一小步,实则一大步。长期以来,建设重载铁路需要面对许多难题,如行车密度提高、行车速度加大等对线路设备质量、标准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在铁路建设现场,数据采集难、部门间信息孤岛等俨然成了铁路建设者的“烧脑题”。往更大的范围看,即便把蒙华铁路这样的超级工程放在世界上,有与之相似案例或者经验可循的国家寥寥无几。在点多线长、工艺全新、工期只有一年这样的“逆风”环境下,中国铁路建设者自己闯出一条“智慧化”道路,让途径七个省区的钢铁长龙跃然祖国广袤的大地上。高超技术和雄厚实力的背后,是中国建设者走在世界前列的写实。

  于效率和成本而言,智慧化亦是该项目的“奠基者”。有媒体报道,蒙华铁路通过智慧化建成后,运煤量是每年2亿吨,换算成装机容量约1亿千瓦,而世界首条千万千瓦级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锡盟—泰州±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输电能力是1000万千瓦。铁路的断面输送能力是单回路特高压的10-20倍,输煤方式在远距离输送中的等效煤耗也比输电方式约低5%-10%。从对比数据我们不难看出,智慧化让该项目效率提高、成本降低,有着划时代意义。这均得益于我国科技创新,它也在用成果一次次昭示着我们,只要敢想、敢担当,就能实现人们的美好愿景。

  相通则共进,相闭则各退。纵览我国以往大型工程,皆寄托着经济愿景与民生期许,工程建成之后,人们的出行更便捷了,视野更开阔了,生活也变惬意了。转观当下,正是脱贫攻坚的关键期,智慧化的蒙华铁路将结束部分县区没有铁路的历史,并能够极大解决部分地区能源不足的问题。对此,沿线各地人民早已翘首以盼。

  鲁迅有言,“什么是路?就是从没有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智慧化的蒙华铁路亦有这番语境。一条承载着能源物资的铁路铺开,将带给各地区以发展希望,笔者相信,将于今年年底开通的蒙华铁路是给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周年献上的一份大礼,凭借这其中的深意,我们将走向更美好的远方。(文/谢廖全红 )

投稿:lukejiwang@163.com
Copyright © 2002-2024 鹿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