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阿里抢到了星巴克,终于报了对腾讯的一箭之仇(3)
发表于2018-08-02 14:53:51

  原标题:这次,阿里抢到了星巴克,终于报了对腾讯的一箭之仇

  没错,星巴克终于正式宣布要做外卖了。

  亿欧8月2号现场报道,“星巴克与阿里巴巴全面战略合作新闻发布会”于上海举行,阿里巴巴集团CEO张勇、星巴克咖啡总裁兼CEO Kevin Johnson出席发布会现场一同出席,双方宣布达成了全面战略合作。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2016年星巴克中国全面接受的是微信支付,让总部园区有星巴克门店的阿里当时颜面尽失。此次,阿里和星巴克达成全面合作,算是报了对腾讯(系)的一箭之仇。

星巴克

  亿欧现场了解到,双方将共同打造突破性的星巴克新零售智慧门店,全面打通会员体系。星巴克将在位于北京和上海重点商圈的约150家门店试运行外送业务,随后逐步延伸至全国,计划于今年年底前覆盖30个主要城市超过2000家门店,饿了么为星巴克配备了专属的外送团队,力求每位顾客在快捷准时收到外送饮品的同时,能感受到与门店同样高品质的星巴克体验。

  同时,星巴克还将与盒马深度合作,基于其以门店为中心的新零售配送体系,共同打造首家进驻盒马鲜生的品牌外送厨房——星巴克“外送星厨”,进一步延展星巴克外送体验,从个人至家庭和社区消费群逐步拓展外送业务。星巴克“外送星厨”最快将于今年9月落户上海和杭州部分盒马门店,今后将陆续进驻更多其它城市。

  此外,星巴克和阿里巴巴还将联手打造星巴克新零售智慧门店。星巴克新零售智慧门店将与星巴克星享俱乐部会员系统打通。这意味着消费者既可以在淘宝、天猫、支付宝、饿了么、盒马、口碑等阿里新零售生态里,也可以在星巴克自有App下单。

  “9年来最差财报”

  星巴克作为咖啡行业的龙头老大,截至2017年底,全球门店超2.7万家,在中国拥有3200家门店,占中国连锁咖啡市场份额的51%,然而上周星巴克公布的FY2018Q3财报,却堪称“9年来最差财报”。

  财报显示,星巴克2018财年Q3实现全球净收入63.1亿美元,同比增长11%,但同店销售增长仅1%,远低于分析师2.9%的增长预期。星巴克在美国已经连续两年出现同店增速放缓的迹象,而中国/亚太区市场作为星巴克的第二大市场,被星巴克视为救命稻草。但中国/亚太区市场的营运利润率从26.6%下降到19%,下降达7.6个百分点,同店销售额同比下降2%。戳眼的财报数据着实给一心要在中国大干一场的星巴克浇了一盆冷水。

  星巴克在中国市场数据的下滑,与互联网咖啡、便利店咖啡、办公室咖啡机的强力冲击有关。2018年,主打外卖服务的瑞幸咖啡在中国市场一炮走红,门店数已经超过800家,美国CNBC电视台称瑞幸咖啡是中国咖啡新零售的“路标”,5月份的“碰瓷”营销事件更是让瑞幸狠狠地刷了一次存在感。虽然星巴克明面上称“无意参与其他品牌的市场炒作”,但无疑,星巴克不可能对瑞幸的“磨刀霍霍”无动于衷。

  “星巴克是创新力不强的公司。它不是没有想过做外卖,体量上它比瑞幸大很多倍,相应的在选择成本上也比瑞幸大很多倍。星巴克其实也有在观望,监测瑞幸到底能做多大。”亿欧公司联合创始人黄渊普表示。

  总比别人慢一步的星巴克

  早在1999年,星巴克就在中国设立了公司,但星巴克中国内部很多决策都需要通过美国总部那边进行审批。星巴克中国的血管里面还是流着美国的血液,而当用美国市场眼光来判断中国市场的时候,往往会令星巴克中国的脚步总是比别人慢一步。

  比如移动支付在中国早已普及,而星巴克直到2016年底才在门店上线微信钱包,2017年9月份上线支付宝。星巴克中国和美国总部的这种运维模式的确很容易造成信息不对称。从而导致双方都很难接收到正确的信息。

  星巴克在餐饮行业,是较早接入数字化基因的公司,2011年就在美国推出了线上订餐的服务。但据亿欧了解,星巴克在美国的线上订餐跟中国线上订餐完全是两回事:在美国,用户用手机完成线上订餐付款之后,还需要用户到达门店之后排队,并通过人工来识别该订单,识别完成才真正开始制作咖啡。一整串操作下来,好像也没有给星巴克或是消费者带来效率上的转变,而这种消费体验在中国是不可接受的。

投稿:lukejiwang@163.com
Copyright © 2002-2025 鹿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