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万元羽绒服”越来越多 究竟是消费升级还是昙花一现?
时尚是一个轮回,这两年的风水又转到了羽绒服上。
从“加拿大鹅拒绝中国大陆地区退换货”风波,到“波司登推出万元羽绒服”,这个冬天羽绒服频上热搜。这一细分领域日趋蓬勃,也让不少投资人士想要掘金其背后的机会。
越卖越贵的羽绒服
多年前Moncler、加拿大鹅、始祖鸟等品牌进入中国市场以来,消费者发现原来羽绒服也是可以卖到万元价格的。抛开其时尚、设计和营销不谈,高价羽绒服确实拉动了这一单品价格不断上移。
最近,央视财经最近报道了羽绒服今年冬天持续涨价的现象,但即便涨价也有些供不应求,颇有“供需两旺”的意味。尤其是在北方地区,北京某品牌羽绒服专卖店店员感慨“卖得太快,都没货了”。该报道援引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统计的数据,羽绒服的平均单价已经从2015年的432元涨到2020年的656元。
不少80、90后童年记忆里的波司登(03998.HK),如今也华丽转身剑指打造高端品牌。它们今年主推的风衣羽绒服价格区间高达4000—6000元,最新推出的高端系列“登峰2.0”突破万元。有观点认为波司登近两年确实撕掉了“土味”的标签,从市场推广来看,品牌也数次亮相伦敦、米兰、纽约等全球 时装周举办发布会,还和杨幂、肖战等一线明星开展合作。
这里有个问题,中国消费者究竟为什么对中高端羽绒服价格的接纳度提升了?
实际上,除了品牌和设计溢价外,产品标准、工艺、技术的创新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和 品卖的是设计和格调不同,羽绒服科技含量的提升这两年肉眼可见。
以户外爱好者心目中的“天花板”级别羽绒服始祖鸟为例,一件衣服上集合了非常多的科技面料。有户外爱好者写文章分析,该品牌服饰薄膜外层面料讲究纤薄强韧、纤维织物不仅要保暖透气还要疏水防污、填充物要蓬松速干……总结来说,羽绒服作为一种强功能性的衣物,它是具有技术壁垒的。消费者花高价钱,确实可以享受到更先进的材料技术。
举一个更简单的例子——回想一下,这些年你是不是在街上看到了越来越多的浅色、甚至雪白的羽绒服?人们曾经热衷于买不显脏的深色羽绒服,但随着近年面料科技的发展,白色面料进行防污涂层处理后,轻轻擦拭就能恢复本色。很多这类技术,正在实打实地推动着消费端的变化。
另外还有市场观点认为,随着北京冬奥会即将召开,冰雪运动在国内获得大力推广,这也一定程度刺激了国内羽绒服等功能性运动服的销售。
国潮品牌能从中找到机会吗?
羽绒服市场走暖,无疑给相关厂商带来了机会。以波司登为例,从2013年到2016年,公司营收连年败退,从近100亿元跌至不足60亿元;但旋即迎来止跌回弹,最新一个财年(截至2021年一季度)的营收突破135亿元大关,归母净利润也突破17亿元。
公司近五年存货有所提升,但应收账款及票据降低,这或与波司登加大对直营渠道的掌控有关。近年来公司直营收入占比从2016年的近五成提高到2020年的超75%,名为“第一纺织网”的业内媒体认为这有利于改善公司盈利。
随着品牌曝光增加,财务报表上公司在销售上的投入也随之提高,从2016年的不到18亿元升至2021年的48.07亿元,销售及分销成本占总营收的比例从30%提高到了超35%。
实际上券商和机构很久以前就注意到了羽绒服这一细分领域的潜力。2021年初中信证券就给予波司登“强于大市”的评级,看好这一国产龙头转型升级后,市场份额有望继续提升。波司登的股价今年也已经翻倍,来到估值高位。BT财经发现,在最新的研报中,机构看好的还是其高端定位、品牌矩阵调性提升、与海外品牌建立合作等逻辑主线。
而羽绒服企业面临的挑战也不容小觑,2021年来大宗商品行情催化原料涨价潮,羽绒服行业也未能幸免。央视财经援引业内人士称现在一件羽绒服的综合成本提高了将近50%,国标90白鸭绒的价格涨势凌厉,从27万元/吨飙升至39万元/吨,涨幅高达44%。另外用电、人工等成本的增加也不容忽视。
行业回暖,扎堆竞争的现象可能也在酝酿。中商情报网文章显示,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数据显示羽绒服相关企业注册量从2016年的879家增加到2019年的超1200家,2020年和2021年前十一个月有所回落。
参照海外高端羽绒服品牌经验,产品、渠道、营销三重发力,才能造就被市场认可的品牌。产品端主要指功能性和设计度,渠道方面既包括门店布局、也包括门店形象等整体输出给消费者的体验感,品牌营销端这两年的“国潮”趋势得天独厚,中国品牌也越来越多通过时装周和名人效应等加强曝光。
但是高格调、高定价就一定会换来高增长吗?提价究竟能打开新天地、还是会黯然收场?谜底仍需时日才会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