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从300亿到96亿,拼多多到底应该值多少钱?(2)
发表于2018-07-13 18:19:37

  原标题:从300亿到96亿,拼多多到底应该值多少钱?

  如今,中国互联网创业公司掀起了上市狂潮,以至于港交所一口气摆上了八面铜锣,这还要两家公司敲一个。但是,即便如此,也挡不住上市热情,美团、拼多多等等,在港股、美股依然在排队。

  从小米开始,公司估值就成了一个可以随便喊的口号,八年的小米从一开始号称的2000亿美元,最终亿500亿美元左右上市成功,而另外一家创立刚刚三年的拼多多也声称估值300亿美元。

  可是,就在最近,据媒体的报道,数个境外基金经理将拼多多的估值降低到了100-150亿美元的水平,理由是“拼多多面临太多关于假货、维权、平台治理、财务等负面,急于上市也令市场担忧”,而上海86证券研究中心报告甚至将估值下探至96亿美元。

筹资10亿美元IPO?拼多多谋出路

  其实,亿同样处在美股的京东来看,拼多多的市值也很难得到300亿美元的价格,毕竟,京东也一直就在500亿美元上方徘徊,如今的拼多多既没有商品品质口碑保证,更没有物流体系的坚强支撑,拼多多最近一年多的蹿红完全得益于已经搭建完成的中国电子商务基础设施,而这些基础设施却正是牢牢掌控在其竞争对手手中,等于是将自己的楼建在了别人的地基上。

  商业模式创新不再,传统竞争夹缝生存

  在国内新兴的互联网公司中,很多公司的模式都不清晰,小米说自己是硬件为核心的互联网公司,美团把自己说成是像亚马逊一样的生活服务平台,拼多多更有意思,别人都说拼多多是社交电商,而拼多多自己却声称自己不是,但却不得不依靠微信拉客。

  也正是在定位上的摇摆,拼多多的商业模式也经历变化,如今,自营业务已经不再,拼多多从2017年第2季度开始收取0.6%的佣金和提供付费广告服务,包括关键字出价和展示广告、开屏首页Banner等。具体来说,就是商家预付给拼多多广告费用,费用按每次点击费用收取。

  由此来看,拼多多看起来是创新公司,实际上却是回到了传统的互联网商业模式,只是披上了一层社交的外衣,在这种情况下,拼多多不仅要去和传统巨头虎口夺食,更要将巨头上20年的路重走一遍,难度极大。

  我们看到,乐视、美团等等都是以低价扩大市场和流量占有率,希望在互联网服务中获取利润,而拼多多也以更加低廉的商品价格导流,通过无所不用的手段和补贴来争夺流量,而这些公司多数数年都不能盈利,也正是这些公司在排队上市,其中意味值得深思。

  财务计算或有水分,假一罚十风险也很大

  因为商业模式的游移,拼多多将佣金收入计入营收,采取了激进的会计处理手段,而PDD的佣金收入其实是商家直接支付给第三方支付公司,如腾讯的支付费用,拼多多本身没有提供支付服务和支付价值,这样处理在美国上市有很大的财务风险。

  数据显示, 2017年拼多多支付给腾讯的服务费多达5.16亿元,而同期拼多多净亏损5.25亿元。2018年一季度,拼多多对腾讯支付的服务费已经超过2亿元,若无意外,全年的服务费或再创新高。以此来看,拼多多的亏损几乎等于付给腾讯的服务费,等于是给腾讯打工。

  在多次社会争议中,很多拼多多商家都认为拼多多是依靠罚没款来发财,但都遭到了拼多多官方否认。不过,在报告中,有专业人士分析认为,现金流量表中payable to merchant应付商家款变动低于restricted cash限制性现金款项变动,这两项的产生,是由于拼多多侵占了原本应付给商家的消费者购买商品所支付的钱,但是这两项数字不相等,应付商家款变动少于限制现金款变动,这意味着拼多多实际扣留大量应付商家款作为惩罚金。

  更有人认为,拼多多如今的假货量确实很大,由于其为了急于获得用户信任,声称假一赔十,就必须拥有足够的资金池,但拼多多的资金量显然不足以应付,一旦商家不能活拒绝赔付,拼多多将可能有现金流风险,极端情况下甚至破产。当然,这种情况很难发生,但却暴露了拼多多在建立客户信任机制上的无奈。

投稿:lukejiwang@163.com
Copyright © 2002-2024 鹿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