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京东舞剑意在阿里,但却也苦了通达系
近日有报道显示,京东方面突然停止与申通的合作,后者则控诉京东“做这个事不是第一次,申通不是第一家被停用的快递公司,更不会是最后一家”。
事实上早在在3年前,行业中也曾发生过一场类似的“快递大战”,不过当时相互叫板的选手则是菜鸟与顺丰。值得一提的是,当时京东可是顺丰的支持者,但现在似乎也因为自身利益,成为了封禁其他物流服务商的角色。
这么来看的话,京东态度的转变就颇有种“勇者变恶龙”的既视感。但实际上这两件事从爆发起因来看,京东与当年菜鸟的动机虽然有着微妙的差异,但最终目的却也称得上是殊途同归。
【当年菜鸟剑挑顺丰,结局却是草草收场】
早在2017年爆发的这场“物流大战”,当时甚至引起了国家邮政局出面。2017年6月1日,阿里旗下的菜鸟网络发布声明称,顺丰在凌晨宣布关闭对菜鸟的数据接口,使得部分商家与消费者的信息混乱。并且由于事情发生得太过突然且没有预警,有报道称,当时导致商家哀鸿遍野,民情激昂。
但是很快在顺丰口中,我们就听到了这起事件的另一个版本。站在顺丰的角度,其认为并非是自己无理取闹,而是菜鸟在当年5月要求丰巢提供与其无关的客户隐私数据,在丰巢方面拒绝这一要求后,菜鸟就切断了丰巢的信息接口。与此同时,包括京东刘强东与网易丁磊等业界大佬,也纷纷声援顺丰。
在顺丰的这一回应后,菜鸟方面在回应媒体的采访时进一步表示,自己是整个物流行业的合作伙伴而不是竞争者,而“任何事情都可以谈,但信息安全不能有任何折扣,这一点菜鸟不会有任何让步。”
当双方都认为自己占理,谁都不愿意先松口气。于是在6月3日凌晨,国家邮政局约谈两家,使得最终顺丰与菜鸟方面决定暂时全面恢复数据传输和业务合作。后续业内人士在分析这场“物流大战”时普遍认为,在表面的“意气之争”下,隐藏的是菜鸟与顺丰对于物流数据掌控权的执着。例如中国物流协会特约研究员杨达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曾表示,谁具有了数据控制权,谁就有了话语权,而话语权的背后,体现的则是企业在物流领域的市场、地位、影响力的强弱。
因此当时菜鸟与顺丰的这场“物流大战”,实质上是后进场的菜鸟在壮大自身实力的路径上,所必然要面对的挑战。
【而今轮到京东踢馆,通达系则当了“敲门砖”】
把时间线跳转到现在,如今的京东似乎颇有些当年菜鸟的影子,但其与申通的对峙,实际上是从物流数据之争变成了京东与阿里对于自家物流业务的互通之争。
根据京东方面的说法,通知商家禁用申通发货是因为平台与其合同已过期,并未就续约达成一致,而其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点,在于“阿里巴巴集团通过战略投资成为了申通的实际大股东,因此,京东物流也对等提出了入驻阿里旗下电商平台的合作需求,但至今也没有得到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