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传统零售与互联网融合的进程还在不断加码
摘要:在零售To B服务迅猛发展的今天,怀着开放的理念,找到普适性强的“服务链”解决方案,或许更适合大多数禀赋各异的零售玩家,一场“服务链”的盛宴可能就在眼前。
不久前,腾讯智慧零售与智慧商业服务提供商微盟以及传统家纺巨头梦洁集团(下简称:梦洁)在上海宣布开启“智梦计划”,三方宣称将在在“智慧服务、智慧门店、智慧渠道和智慧营销”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简单地说,就是要推进梦洁零售深度数字化。
毫无疑问,智慧零售这件事由传统零售单打独斗变成了众多玩家一起参与的“系统工程”,其维度也在不断提升,而“智梦计划”更反映出零售在数字化升级之外,它所倚重的重心也发生偏移——“供应链”战争之后,“服务链”战争已经打响。
私域流量是表,“服务链”是里
微信生态中的微盟在服务传统大型零售企业过程中已经落地了不少案例,梦洁与其合作早已开始,这次可看作一次体系化的深化。
“智梦计划”是一个体系化的行动,但它的背后显示出传统零售商正在主动营造属于自己的流量池,告别过去仅仅“坐商”等客来的状况,其实也恰恰解释了“私域流量”的本质问题——“服务链”价值的塑造。
1、零售流量“去中心化”的核心任务,是拼“服务链”
私域流量出现的主要原因,是流量中心化时代零售主尤其是传统零售商面对流量高昂的价格以及被大型平台控制的状况,意图打破这种“中心化”,实现更低的成本和更自主的运营。
问题在于,在一个商品信息爆炸的时代,消费者面对无数的广告与营销,甚至无数的“购物攻略”,他凭什么只选择某一家零售商的产品,甘心成为“私域”里的消费者?
在根本上,几乎所有成功的“私域流量”的壁垒,都来自于流量中心化平台们难以做到的、差异化的“服务”。
因为,流量中心化平台往往很难提供“商品售卖”之外的其他“服务”,不管是线上的文化娱乐资讯知识,还是线下面对面的生活服务,而拥有实体店面的传统零售,借助微盟这样的第三方服务商平台支持,在线上或线下“服务”提供方面更有后发优势。
更进一步看,流量中心化平台们近年来大谈特谈“前置仓”、“小区仓”、海外直采、C2M模式等,说到底都是“供应链”创新,是围绕“产品”全生命周期的链条重构,始于原材料供应商、经由仓库、止于最终客户。
而传统零售+私域流量,则在根本上构建了以“人”为中心的各种服务整合,通过“服务链”主动地为消费者提供全面的、最优的服务,在这个过程中实现零售转化,甚至开拓更多关联业务——以满足顾客需求最大化为目标,把各种围绕消费者的“服务”按照一定的方式组织成为链条,形成从售卖到服务的闭环,即“服务链”。
这从“智梦计划”也可以看出。
该计划主要从智慧营销、智慧门店、智慧渠道和智慧服务展开合作。在“智慧服务”模块中,梦洁提到了“一公里家居消费服务生态圈”,它是在家纺用品零售之外,配套提供更多与家纺产品直接关联的服务。
例如,“智慧服务”就包括梦洁在一些城市开始试行的洗护服务,为家纺产品提供深度洁净洗护服务。当然,它的内容远不止于此,梦洁借助微盟智慧零售解决方案开发的小程序“一屋好货”,消费者下单后,可以选择去店铺自提,也可以选择让管家送货上门,按梦洁方面的说法,如果消费者购买了一个婚庆四件套,管家甚至可以做婚床布置的服务。
事实上,在微盟的技术和平台支持下,梦洁智慧零售形成了一个从家纺产品售卖,到家纺相关的生活服务的完整闭环链条,其中自然而然实现了引流、门店提效、“卖货”等诸多“私域流量”零售价值。
对传统零售而言,完整的服务闭环链条,显然比那些拼杀SKU、价格、物流的“供应链”做法更符合当下传统零售“在已有的禀赋基础上做出差异化”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