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支付巨头纷纷瞄准刷脸支付,开启新一轮的“支付战争”
发表于2019-12-11 19:03:03

  原标题:各支付巨头纷纷瞄准刷脸支付,开启新一轮的“支付战争”

  人脸识别技术与支付产品和服务的融合应用不断推进,给客户带来全新的支付方式和体验。在此背景下,各支付巨头纷纷瞄准刷脸支付,开启新一轮的“支付战争”。

  不过,在各支付服务主体全面开放刷脸支付技术的同时,如何识别风险交易,避免盗用、欺诈等风险事件发生,也成为各市场主体合规经营、审慎创新的重点问题。

  除此之外,刷脸支付是否会取代原有支付模式也成为热议的话题。12月10日,在2019年网络和移动支付创新发展研讨会上,中国银联品牌企划室助理总经理彭程表示,支付产品新一轮产品结构变革时应更加注重产业秩序的构建,刷脸支付不会为现有的方式进行完全替代,会长期共存。

  封闭应用模式导致“一柜多机”

  记者了解到,目前,国内提供刷脸支付服务的主体包括商业银行、非银行支付机构、银行卡清算机构等。主要模式为:一是以商业银行、支付宝和财付通为代表的封闭应用模式;二是以银联“云闪付”为代表的联网通用模式。

  2018年12月支付宝上线刷脸支付产品“蜻蜓”,并于今年4月推出了二代产品。财付通刷脸支付产品“青蛙”也于今年3月正式上线,并于8月推出二代产品“青蛙Pro”。支付巨头的新支付战争已悄然打响。

  相关数据显示,自从去年支付宝宣布刷脸支付大规模商业化后,与刷脸支付相关的上下游产业链,催生的研发、生产、安装调试人员就已经达到50万人。

  不过,支付付宝、财付通主要选择独立开发具有人脸识别功能的智能终端,无法与其他市场主体通用。

  根据支付清算协会发布的《2019年网络支付应用和移动支付工作委员会调研报告》(下称《报告》)显示,封闭应用模式将导致类似“一柜多机”情况再次出现。

  据悉,各智能终端市场价格在2500元到6000元不等,商户需要布放多个终端。这一方面造成了社会资源浪费,另一方面也增加了收单机构或商户成本。同时,各机构行程封闭的受理网络,割裂现有银行卡受理网络,不利于银行卡产业健康发展。

  《报告》建议,在人脸识别技术相关标准统一的基础上,制定关于智能终端设备的统一技术标准,帮助各市场主体支付接口均可嵌于同一终端中,优化支付资源配置。

投稿:lukejiwang@163.com
Copyright © 2002-2022 鹿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