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何以入睡?失眠催生的新经济浪潮
在现代快节奏和高压力的生活下,各种睡眠问题接踵而至。过去常言的“沾床就困,挨枕就睡”,如今看来也变成了一种奢望。无数辗转难眠的夜晚汇涓细流,滋润着睡眠经济这片土壤。睡眠经济这一新兴行业目前已经步入高速发展时期。年轻一代带来的新消费观念和新睡眠需求在土壤中播撒下了满含希望的种子,企业如何从中开掘出发展新机遇才是首要考虑之举。
而在探索改善国民睡眠现状的新产品和新服务时,企业也遭遇了诸多新状况。消费升级带来的产业细化,资本涌入伴随的竞争加剧,睡眠经济行业问题丛生。企业如何在行业中中站稳脚跟,未来睡眠经济发展又将何去何从,一切都还尚未分晓。
一夜好眠亦难寻,万千商机随梦来
前不久,正值世界睡眠日,睡眠问题又再次回归大众的视线当中。许多人叫苦不迭,称自己存在睡眠障碍,明明白天已经忙得心力交瘁,一到夜里躺在床上就顿时精神抖擞,困意更是消散得不知何处觅。种种琐事浮现在脑海之中,时间在不断地消逝,明日在一步步紧逼,今晚又是一个失眠夜!
这是无数失眠人群的缩影,更是整个社会睡眠状况的常态。 中国睡眠研究会的数据表明,2021年,超过3亿中国人存在睡眠障碍,成年人的失眠概率更是高达38.2%,其中以“90后”的年轻人居多。当这些睡不着的年轻人开始尝试“自救”,就往往成为了睡眠产品消费的“主力军”。
那么,是什么导致了现代社会失眠发生率居高不下?在时下流行的一个新词“社畜”中,我们或许可以看出些端倪。工作量不断攀升、工作强度却有增无减,同时相较于10年前,现在人们的入睡时长减少了近1.5个小时,再加之通勤时间的增加、娱乐时间的减少,作息不规律更是成为常态。这样一来,拥有正常和规律睡眠的人们反而成为少数。
群体的“痛点”往往会外化为对于市场的刚需。事实也证明,为了睡个安稳觉,现在的年轻人可谓无所不用其极。更换与睡眠有着密切联系的床和床垫,购买减轻失眠、焦虑症状的药物以及有关助眠的类似产品。同时,新一代的年轻人也更倾向于在互联网上寻求解决方案,各式APP和线上助眠产品也因此应运而生。
睡眠需求的转变推动着睡眠经济的大力发展,以头部家居企业喜临门为例,其公告中披露,预计2021年年度实现归母净利润5.5亿元至5.6亿元,同比上升75.9%至78.68%。而其在2021年前三季度的营收多达为50.43亿元,净利润为3.74亿元,同比增幅高达107.47%。这也使得越来越多追求睡眠质量改善的消费者关注喜临门旗下的相应产品,在今年双十一的购物节,喜临门喜获三大电商平台床垫类目销量榜首,其余5个细分类目也均拿到了第一名的理想成绩。
同样,随着消费群体的年轻化、消费需求的多元化以及市场规模的飞速扩张,睡眠经济行业消费升级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各式各样的睡眠产品也是遍地开花。种类繁多睡眠保健品以及随之衍生出的科技类智能家居,例如记忆枕头、理疗仪和在冬奥会期间大出风头的麟盛智能电动床层出叠现,其辐射范围之广甚至带动了华为穿戴式设备的销量增加。
从硬件到软件,由线下到线上,睡眠市场正处于风起云涌的新局面。面对如此广袤的睡眠经济市场,想从中分得一杯羹的大企业和创业者们纷纷入局。何以在其中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是摆在企业面前急需解决的实际问题。
睡眠经济悄然兴起,一系列问题也纷至沓来
睡眠问题俨然成为全球性的课题,放眼中国,情况也不例外,睡眠市场已经形成了一块巨大的蛋糕。对此有人感到不解,为什么在中国经济总体下行的趋势下,睡眠市场还呈现蓬勃生机呢?而这正是矛盾所在,供需关系编织而成的巨大张力网,时刻左右着睡眠经济的发展,并产生了庞大的内生动力。
然而,任何产业的发展都并非一蹴而就,睡眠经济行业的野蛮生长也必然伴随着“阵痛期”。睡眠经济企业面临着产品服务同质化问题,同时缺乏向高端消费市场和定制化服务跃迁的原动力,行业普遍存在的低效又枯燥的营销手段也时常遭人诟病。
就其产业划分而言,睡眠经济最主要有三大模块:家居硬件、助眠APP和辅助类产品,其中家居硬件消费占比最大,为主导产业,而其余两类产品的消费规模占比较少。
在此,同睡眠经济相关的家居硬件主要对应关注人们睡眠问题的生理层面,其前身是依然身处“红海”的生产制造业。因此,为了摆脱与生俱来的“顽疾”——生产原料价格飙升、规模效应不突出、专业协作化程度不高、与上游行业议价能力差等,企业纷纷加码科技研发,渴望博得一条新出路。
但事实上,科技类产品的研发往往需要较长的周期和较高的经费投入,能否让消费者们“买单”成了决定企业生死存亡的关键要素。 为了吸引消费者,一些商家如筠康美堂推出一些“黑科技”产品,如“BUFF糖果”,称吃几粒就可以酣然入睡,其标榜的“GABA”助眠成分实际上并未针对个人体质开配合适剂量。含糖量过多的同时,助眠效果还值得考量,更多起的不过是一些心理暗示作用。 另外,产能过剩所导致的恶性竞争,使得众多企业面临倒闭和破产的风险。“红海”竞争激烈,睡眠经济这片“蓝海”也未见风平浪静。
睡眠辅助类产品主要针对消费者的心理和生理两重方面,尽管表面声称如此,但实际上经过科学严密验证的产品少之又少,多数仍是利用了消费者的焦虑心理。电商平台上的商品介绍页面中,“即刻入眠,好觉万岁”,“一粒下肚,睡眠无忧”等引人眼球、夸大其词的字眼随处可见。而消费者在商家天花乱坠地吹捧中,面对眼花缭乱的产品,却显得无从下手。
尽管助眠APP的市场渗透水平不够高,难以依靠流量变现实现盈利,但因其门槛较低、易给客户带来沉浸式体验的特点,仍受许多创业者的青睐。例如近来兴起的“哄睡师”一职,数据显示,2021年近52.03%的国人对这一职业有所耳闻,但仍然缺乏了解,这也使得一些“灰色产业”得以乘虚而入。
这类助眠服务在质量上无法得到保证,许多从业人员的素质良莠不齐,服务中存在大打“色情牌”和“擦边球”等问题。高质量、高体验的助眠服务亟待合理的行业规范的介入才能进一步实现。
总而言之,随着睡眠经济的持续利好和市场格局的进一步开放,没有人会错过这一大好时机,甚至不惜剑走偏锋。据此,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以及随之而来的同质化服务、加剧的竞争和营销策略的僵化等问题,将会成为众多企业的“软肋”。大量资本的涌入带来的产品细化和消费模式变革,既是挑战也是机遇。“阵痛期”在所难免,如何“破局”是企业的必经之路 。
睡眠经济的新航向
睡眠产品能否真正实现助眠才是重中之重,睡眠医学的不断发展以及现代“互联网+人工智能”数字化技术的兴起将有利于睡眠经济市场的进一步发展,促进产业创新和跨界融合,实现睡眠细分市场的快速成型和落位。为了真正能够夯实这一基础,毫无疑问需要依靠科技的加持。
《中国制造2025》指出:“智能制造是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核心,也是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主攻方向。”对于睡眠经济亦然,市面上的诸多睡眠产品要么缺乏科学、医学理论的支持,要么压根不能达到助眠的效果。只有真正实现科技适配产业发展,才能有效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品质和体验,助力市场的成熟发展。
科技对于睡眠经济的加持主要体现在生产端和消费端两个向度,就生产端而言,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和人体工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将技术与产品进行融合。优化睡眠质量的检测机制,并强化对于睡眠产品的分析调整,有效提高生产端的科技含量。同时关注上游产业的原材料选择,譬如麟盛科技就选用NASA专用记忆棉材质,从源头对产品助眠效用进行把控,这也为其在美国市场的发展赢得了一席之地。
从消费端出发,强调产业端供给侧改革,推动企业向高端睡眠市场进军,重新整合供销渠道。同时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进行“因地施材”,根据地域和生活习惯的不同研制适用于不同人群的睡眠产品,并准确了解用户睡眠质量和存在问题,根据实际状况提供合适的助眠方案,都是科技对于中国睡眠经济加持的生动体现。
其次,有数据表明,面临失眠问题的人群中22-40岁的青年占比达到74.3%,这也意味着未来睡眠经济的消费群体将不断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年轻人的睡眠消费诉求较之上一辈人略高,面对失眠带来的焦虑反应也更为剧烈,这都是推动消费升级的“助燃剂”。
针对这些年轻化的消费主体,睡眠企业必须进行转型升级,实现产品的智能化和打响自身的品牌效应、实现更高层次的价值和内涵使得品牌更具号召力。言及于此,企业应当重视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经营方式,推动睡眠体验馆的建设,通过“云问诊”+“线下体验”等途径为消费者提供治疗睡眠障碍的治疗方案。
另外,随着女性经济的崛起和年轻一代多元化和个性化的消费需求的增加,企业还应为消费者提供定制化的睡眠干预环节并为客户量身定制匹配个性化的助眠方案。同时,小众化的客户需求也不应忽视,例如近来兴起的“ASMR”助眠,也可以为企业提供了一种新的发展思路。这类服务往往以数据链的检测为起点,其中的代表是蜗牛睡眠这类的工具型APP,其搭建的APP+智能硬件平台为客户提供了监测和助眠双向交互功能。同时,蜗牛睡眠APP提供多种类型的助眠曲和“ASMR”音乐,也深受用户的追捧,进一步增加自身品牌的虹吸效应。
纵观全局,睡眠行业的调整与转型已经启航。企业只有不断聚焦消费新动向,提高创新和科技运用能力,才能够为自己锚定航向,在睡眠经济的风口之下扬帆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