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互联网医院的进化之路
一直以来,医疗问题都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
近几年,虽然我国医疗服务行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仍然存在着医疗资源总量不足和配置失衡等诸多问题,由此导致的“排队几个小时看病几分钟”、医患交流不充分、医患关系紧张等现象较为常见。
目前,我国老龄化的趋势正在逐渐加快,据资料统计,预计到2035年左右,中国60岁以上的人将近30%,有研究机构指出,2050年中国将和欧洲、日本老龄化率水平相近,老龄化导致的医疗服务需求将逐年增长。此外,在慢性病管理上,我国也有很大的医疗需求缺口。
随着移动互联网以及VR、5G等技术的兴起和普及,以降低信息交流成本,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为目的的互联网医疗平台逐渐兴起。国家也陆续出台了相关政策,允许依托医疗机构发展互联网医院,运用互联网技术提供安全适宜的医疗服务。
近日,北京国际远程医学高峰论坛公开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0月,全国已建成269家互联网医院。伴随着5G时代的到来,中国智慧医疗的投资规模到2020年时有望超过1000亿元。
互联网医院的进化之路
提到看病难的问题,很多时候,都离不开一个“等”字。
挂号、看病,交费、取药,不管是哪一个环节都要排队等候,这还不包括来回医院需要消耗的交通时间。很多时候,患者的病情甚至都会因此耽搁。此外,患者在不同医院的来回奔波,病人的病例、检查化验等过程的重复进行,也造成了医疗资源的极大浪费。
于是在2000年左右,我国开始提出互联网+医疗模式,用以解决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
早期,互联网医疗以在线咨询为主,不能做诊疗服务。为解决分级诊疗和贫困地方医疗资源缺乏的问题,2015年7月与9月,国务院接连发布两项与医疗改革密切相关的文件,即《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和《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鼓励医疗机构积极探索互联网延伸医嘱、电子处方等网络医疗健康服务应用。
2015年12月7日,桐乡市政府、微医、桐乡第四人民医院参与启动全国首个乌镇互联网医院,命名为乌镇互联网医院(桐乡)有限公司,自此就刮起了互联网医院的大风。
与传统的互联网医疗平台不同,互联网医院可以在线复诊、远程会诊、开电子处方,主要用户常见病和慢性病的诊断,通常以初诊为主。
2018年4月25日,国务院发布了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意见》中提出了两种互联网医院模式:第一种模式是以医疗机构为主体,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拓展服务时间和空间,把互联网医院作为医疗机构的第二名称。第二种是一些互联网公司和企业已经申办了互联网医院,利用互联网公司提供的平台,为患者提供服务。
之后,集成在线诊疗平台、处方共享平台和健康管理平台的“三合一”互联网医院管理平台开始逐渐发展起来。互联网医院逐渐成为数据集成共享平台的载体,促进各主体间信息互联互通和实时共享,形成了完整的线上线下医疗服务闭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