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四处出击的美团,似乎很难成为服务领域的亚马逊
今年春天,美团点评像是一只刚出笼的猛兽一样,四处出击。先是因为进军打车市场跟滴滴杠上了,然后又在无锡抗击滴滴外卖的反击,然后还花27亿美元拿下了摩拜。对于波澜不惊了许久的中国互联网来说,这些都可以算得上是让人震撼的大新闻了。
前两天,王兴参加了摩拜的全员大会以稳定军心。他表示自己的目标是要让美团在三年后市值翻三倍。王兴也曾说过,美团的未来是做“Amazon for Service”。但是,美团真的会像亚马逊一样,把饼做大,成功等到分蛋糕的那天吗?
王兴的野心
很多朋友估计都有些不解,像京东这种企业,一直没有什么净利润,但是为什么能受到这么多投资人的追捧,成功在美股上市并且现在市值达到接近600亿美元。
其实,京东这种商业模式很大程度上是在模仿电商行业的前辈亚马逊——以自由现金流为核心做大蛋糕,延迟享受。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亚马逊就是以自由现金流为核心标准一路增长过来的。
现在亚马逊被华尔街投资人视为可以和苹果争夺第一个市值破万亿上市公司的名号,可以说是彻底缓过来了。尽管亚马逊如今已经开始盈利了,但是跟FAANG五大美国科技巨头的其他四家比起来,盈利仍然算不上多,可是仍然有无数投资人趋之若鹜地持有亚马逊的股票。
王兴的目标,就是做“服务领域的亚马逊”(Amazon for Service)。所以王兴四处出击,不断地扩张美团的边界,想要将美团的蛋糕做大。
O2O业务不被投资人看好,那么就加上餐饮、外卖、电影票、酒旅、网约车、共享单车……在美团口中,几乎所有“用户需求”的领域,都已经做了。但是,这样真的就能如愿将美团的蛋糕做大,撑到上市甚至盈利的那一天吗?
骑虎难下的美团
在吃瓜群众看来美团四处出击是一个茶余饭后的热闹话题,也是享受互联网服务时多出不少补贴的好机会。可是对美团来讲,目的却不是为了服务大众而是真正的背水一战!
如前文提到过的,资本市场向来对O2O、团购这类项目不甚感冒。尽管美团点评如今已经占据了整个中国团购市场80%的份额,这绝对是一个辉煌的战绩。然而君不见团购鼻祖Groupon如今市值尚且不到25亿美元,曾经还未掉队的BAT巨头之一百度宣布要花200亿砸O2O,市值应声跌数落百亿美元,股价近乎腰斩。
显然,仅仅依靠团购O2O业务,美团无法实现王兴“三年之后翻三倍估值”的远大目标。那么美团便为自己加上了餐饮、外卖、电影票、酒旅、网约车、摩拜……要知道,做酒旅的携程估值也已经200多亿美元了,国内网约车霸主滴滴估值也有550亿美元。
但是细数美团的这些业务,恐怕会让我们对美团今后的发展感到非常担忧。原因只有一个,美团把盘子做得很大,但是占比够大的核心业务中一个现金牛都没有。甚至很多人都不明白,现在美团的主营业务到底是什么?
团购业务虽然稳坐国内第一的宝座,但是发展最早,也早早就顶到了市场的天花板,最重要的是团购业务的利润空间仅有3%——5%左右,很难补贴其他新开辟的战场。外卖业务目前也面临刚刚被阿里收购的饿了么,竞争压力巨大,势必放大亏损。
刚刚开始布局的出行板块,更是一个烧钱无止尽的大窟窿。想要将乘客和司机从滴滴拉拢过来,烧钱补贴是必须的;刚拿下的摩拜也背负着数十亿的债务并且盈利遥遥无期。
现在看来,除了有战略诉求的腾讯之外,其他投资人可能很难为“只出不进”的美团买单。说到底,还是亚马逊那一套美团有点玩不转。亚马逊有电商、广告、云服务几大现金牛在手,美团有什么?